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国大厦

在东非全国进行新一轮轰轰烈烈建设的时候,莱茵市这座新规划城市的发展脚步也没有落下。

“东非帝国人民大厦,简称帝国大厦,占地规模13万平方米,参考德,奥等多国议会式建筑特点,参考设计,博取百家之长。”

帝国大厦,也就是东非国民议会大厦,是莱茵市的重点项目之一,而目前东非是没有议会存在,毕竟东非还没有这个需求。

对于这一点,威廉二世都馋哭了,当然,随着东非国家发展,议会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权力机关。

其实一开始,威廉二世是对议会这个东西是的抱有正面态度的,但是等其彻底掌权后,也就是1892年之后,议会就成了其极其厌恶的制约权力机构。

这一点在其同恩斯特的书信交流中有明显的体现,对此,恩斯特只能表示,威廉二世是一个直肠子,从来不来虚的,要不然也不至于在国际社会总是得罪人。

但恩斯特倒是态度平淡许多,君主专制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这才有了东非帝国大厦的建设。

而正因为如此,在莱茵市规划建设中的东非帝国大厦是莱茵市的重点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建筑特点同德,奥两国高度类似。

不过在具体细节上更加偏向德国议会大厦风格,主要体现庄严肃穆的特点,体现东非的大国风范,在这一点上恩斯特认为英国议会更加突出,但是英国议会建筑过于庄严肃穆,反而给恩斯特一种阴森的感觉,这很不好。

当然,要说到建筑审美,沙皇俄国的冬宫确实更胜一筹,但过于富丽堂皇,反而不为恩斯特所喜。

当然,冬宫不是议会,同作为君主专制国家,沙俄和东非当前都是没有议会的。

历史上沙皇迫于压力才在1906年开启俄国的第一届议会,也就是俄国“杜马”。

帝国大厦前方,是一处宽阔的草坪,这一点就是选择了德国方案,因为维也纳议会前最显眼的是雕塑和喷泉。

总结一下,东非的帝国大厦可以看做德国国民议会大厦的升级版,毕竟东非作为一个人口和国土面积大国,在议会建设上也要比一般国家更加大气。

早在1890年人口普查中,东非人口就已经超越德国,而未来东非人口增速和规模肯定还在德国之上。

莱茵市的行政区选择在城市的偏东北部,而不是市中心区域,首先是从环境和风景角度考虑,城市东北部贴近伦塞姆富瓦河,且伦塞姆富瓦河是自北向南流向,所以行政区必然要选择河流上游区域,这样既可以保证水源充沛,又可以保证水质纯净。

其次,未来伦塞姆富瓦河修建水库以后,东部必然形成大型人工湖泊,未来城市发展必然向湖区拓展。

后世城市喜欢修建人工湖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缓解局部城市热岛效应,水的比热容大,当气温较高时,湖水蒸发吸热,耗掉了一空气中的一部分热量,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且大多数人工湖的共同特点是周边功能的多元化,商业、商务、酒店、居住、行政、医疗、旅游、交通……不少人工湖的周边都有涉及,可以说人工湖或者湖泊周边的绿地也将这些不同的功能更加柔顺地整合了在一起。

优点众多,所以莱茵市的行政区选址自然要优先占领城市最优土地资源。

“作为城市,莱茵市本身有其行政系统,但莱茵市作为全国行政中心,这样莱茵市就有两套行政系统,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未来莱茵市政府和机关,会侧重于全国行政区的西南部。”

虽然首都城市定位比较特殊,也改变不了柏林市政府不是德国中央政府这个事实,东非亦是如此,市政府及其相关城市治理机构,首要目的是为城市服务。

而全国行政中心则是为全国服务,所以两者间区别很大,这样一来,莱茵市市政府机关更靠近城市中心区域,方便为城市治理和为周边市民服务。

“首都的功能除了行政以外,重点突出科教文卫,同时根据王储的要求在交通和经济上也比第一镇市更加侧重。”

当然,恩斯特还有一个层面没有说,那就是首都的旅游功能,本身一国之都就天然带有文旅属性,只不过在当前时代,旅游业并不受重视罢了,所以莱茵市要提前为此布局。

不过这一点,对东非而言比较困难,因为东非是没有历史底蕴的国家。

比如远东帝国的京师,即便不是全国政治中心,长城,故宫,天坛等等历史古迹也能吸引人去观摩。

即便是欧洲,伦敦,巴黎,维也纳,柏林等都有各自特点,反观美国的华盛顿,巴西的巴西利亚,在前世都不太突出。

这样一来,东非的莱茵市想要成为旅游业热点区域,未来只能通过“奇观”等来实现。

这一点巴西利亚就是典型,巴西利亚城市的飞机轮廓在世界上是比较出名的,但是这种轮廓只能从高空俯瞰,即便去了巴西利亚也很难直观体现,而且巴西利亚的这种城市设计虽然独树一帜,但是明显缺点也不少,尤其是不合理的强制功能分区,导致生活不便。

至于华盛顿,说实话有一点热度完全是前世美国强大的国力造成的,如果美国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这种加勒比不知名岛国,那谁会关注其华盛顿是哪里!

美国和巴西尚且如此,东非这个才三十多年历史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当然,非洲土著文明历史倒是不短,但是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就比较落后了,非洲土著文明更落后,美洲国家还能打印第安文明牌,东非连黑人牌都没得打。

总不可能将连窝棚都算不上的泥巴树枝屋,和印第安人的“金字塔”对比,至于东非遗留的阿拉伯建筑和遗迹相当一部分都已经被东非捣毁,也就是桑给巴尔岛还有遗存。

除此外,东非最古老的建筑就是葡萄牙人留下的了,这些倒是没必要拆毁,本身还是东非的战利品。

所以帝国人民大厦的重要性之一,就是能增加莱茵市的一处奇观,帝国代表了东非君主国的属性,而人民一词是恩斯特加上的。

其中代表着东非的野心和国家未来民主化方向,现在东非还是王国,对于这个层级,恩斯特肯定是不满意的,而且依照东非当前的国力,将王国升级为帝国的基础条件也已经满足,帝国才符合东非的大国地位。

要不然像日本,越南王室那种所谓“称帝”,反而有种“沐冠而猴”的意味,恩斯特也就是把东非彻底变成世界大国之后,才有“称帝”想法。日本和越南那种连区域强权都算不上的国家,就显得有些可笑。

当然,目前日本通过远东战争的胜利,勉强挤入地区强国行列,但在恩斯特看来一样是拉低了“皇”这个词的含金量。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